人类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床垫对人的睡眠质量和脊柱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睡一个好觉,对于“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称得上是“深度治愈”。事实也是如此,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消费者对睡眠质量越来越重视,与此相关的消费市场也迸发出备受瞩目的能量。床垫需要适应人体生理结构特点,要保持脊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肌肉不易产生疲劳。如今,在中国床垫家居行业,企业拼杀和行业洗牌同步进行,无论是这些头部品牌,还是第二梯队,抑或中小微企业,都需要持续淬炼渠道、品牌、技术、产品,也需要理性推进产能,惟其如此,才能充分契合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更多承接睡眠经济市场需求,同时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人口增长、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广阔。
床垫行业产业链分析
床垫属于软体家具,软体家具产业链成熟,下游终端销售渠道呈多样化。软体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皮革、木材、海绵、钢线等原材料制造行业,下游为终端消费市场。上游的皮革、木材、海绵、钢线等原材料制造行业均较为成熟完善,生产企业众多,能够充分满足上下游衔接和配套生产的需求。拉动终端消费者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消费升级。
(资料图片)
床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就是美式床垫,而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式床垫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也越来越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目前,欧美虽然保持着美式床垫的最大销量,但是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美式床垫新兴市场中成长最快的国家。
据《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从年龄分布来看,19-35岁青壮年是睡眠问题高发年龄段;从性别来看,女性出现睡眠问题的比率高于男性,同时,女性和男性的主要睡眠问题差别分别是易醒和打鼾。当前,我国超 3 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不同程度失眠发生率已接近 40%,可见,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已经成为居家消费刚需。当一夜好眠成了奢侈品,潜力巨大的睡眠市场也就应运而生。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年版床垫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睡眠经济日益火爆,床垫行业也迎来消费升级,加上国潮品牌崛起,龙头优势逐步集中,既产生了喜临门、慕思、顾家、梦百合等头部品牌,也催生了雅兰、斯可馨、穗宝、爱依瑞斯等一大批“腰部企业”,形成中国床垫家居行业的第二梯队。
不过,和美国床垫行业相比,我国床垫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然不高,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目前软体家具行业‘大行业、小公司’现象依然存在”。
除了龙头优势加速集中,我国床垫行业还呈现另一个发展趋势,即产品智能化。
床垫市场前景预测
从消费端看,京东发布《2022年睡眠消费报告》显示,2021年智能床垫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4倍,在2022年3月的“睡眠节”上,京东居家智能床垫成交额更是同比增长414%。
另有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5月,天猫、淘宝智能床垫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21.4%,增长趋势相当抢眼。
如今,在中国床垫家居行业,企业拼杀和行业洗牌同步进行,无论是这些头部品牌,还是第二梯队,抑或中小微企业,都需要持续淬炼渠道、品牌、技术、产品,也需要理性推进产能,惟其如此,才能充分契合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更多承接睡眠经济市场需求,同时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城镇化进程仍在加速,国潮消费日益强劲,带给中国床垫品牌更多发展空间。由于国内床垫市场大,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渠道多为空白市场,这也是床垫品牌龙头提升市占率的逻辑之一。目前,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和国内城镇化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床垫市场发展较为迅速。随着中国国内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床垫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显著增强,产业间的竞争层次和深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科学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和空间变化态势,对产业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报告对我国床垫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床垫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床垫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床垫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床垫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年版床垫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