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看:在光影中追溯胶片电影工业文脉
来源:长春发布 | 2023-06-07 16:33:57

“这台机器名叫洗片机,在胶片电影最繁盛时期,我们都是24小时机器不停转,一个月能完成近100部电影的洗印工作。”近日,面对探访长影旧址博物馆洗印车间(以下简称:洗印车间)的游客,以前长影洗印车间配光师罗勇自豪地讲起了胶片电影时代的光影故事。


(资料图片)

1939年投入使用,2012年停产,今年4月对外开放。作为目前全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电影洗印工业遗址,洗印车间的首度开放,让游客们有了触摸我国电影工业发展脉络、唤醒美好光影记忆的机会。

追寻光影记忆

走在洗印车间大红色的木质地板上,“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时刻提醒游客,这里拥有着久远记忆。“2012年停产后,长影把整个洗印车间保护起来。去年正式动工修缮,尽量按照每个办公场所、机器设备原貌进行了还原。”长影旧址博物馆副馆长严丽介绍。

“一走进这儿,就想起小时候看的那些电影,《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地道战》……我们这代人对这些电影记忆很深刻。”游客党女士表示,作为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代人,对长影有着说不清的情愫,所以她一到长春就选择来长影参观。

在参观过程中,罗勇为大家当起了“导游”。他带领大家走到自己最钟爱的办公场所——配光1室,他向游客们介绍:“一部电影的所有镜头都要经过配光师的手去调整色调,像《李米的猜想》等影片一上映,我就会特别有成就感,感觉为电影创作出了力。”说起昔日幕后创作场景,55岁的罗勇脸上洋溢着幸福与骄傲。

触摸电影工业脉络

作为当年电影生产后期冲洗底片、印制大批拷贝的工作场所,免费开放的洗印车间展区向游客集中展现了原底冲洗、底片鉴定、样片制作等电影洗印工艺流程。“我身边有同学拍微电影,他们用数码相机拍摄影像,用电脑软件制作后期效果。没想到过去拍电影的工艺流程这么复杂,设备还这么大个儿,很震撼。”第一次来长影旧址博物馆参观、对电影工业发展充满好奇的“00后”在校大学生小刘,感受到了电影工业链延伸发展带来的惊喜。

对于2003年进入长影工作的长春长影旧址博物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冬来说,感受更多的则是电影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前行动力。他不仅是长影多个时期影视技术设备转型升级的参与者,更是长影影视科技创新应用、艺术回归、产业收益的见证人。王冬认为,“长影能把老电影胶片工艺和电影胶片生产流程完整呈现给市民游客是非常有意义的,能让更多人更直观地了解电影工业生产体系,无限延伸电影工业链。”

让老技术与新体验融合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胶片电影已经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当初的美好回忆仍旧藏在我们心底。”走在洗印车间,长影忠实粉丝——沈阳游客赵女士一家人感慨万千。

自4月29日开放至今,洗印车间客流量已逾3.8万人次。为了实现动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洗印车间下一步还将增加冲洗暗房体验、“博物馆奇妙夜”等串联性互动活动,让老技术与新体验实现融合。“现在洗印车间的二楼也在不断开发。我们还将与轨道交通地下动工同步,兴建一个长影地下博物馆,用于展陈长影电影道具,开创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游、电影研学游、电影工业游相结合的综合性电影文旅新模式。”严丽说。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刘碧滢

责编:陈思秀

校对:王更月

监制:谢晓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