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已经到了,而这个时候依然还是在三伏天,尤其是立秋后还有一伏——末伏,这也应该是南方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在民间就有“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的说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是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二三十年前农村“双抢”的画面,因为在这个时候回家,总还是能看到不少村民在田间地头劳作。
虽然现在机械化普及了,人也没有以前辛苦了,但是在过去“双抢”真的是太苦了,绝对是农村最苦的农活了。我们不妨从农村的老照片,一起来看看当时双抢的情景吧,满满的都是回忆。
①小孩子在田间割稻谷
现在的小孩子到了暑假,都基本是待在空调房里玩手机、电脑。可是在以前农村娃到了暑假是有干不完的农活,其中在南方“双抢”就是很多孩子的噩梦。
因为当时都是人工收割,也没有机械化,而双抢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小孩子也要去帮忙。一般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做饭了,然后吃过饭就要去地里割稻谷了。这个活长期弓着腰,最考验的就是腰部力量,常常会腰痛。而大人则会说“小孩子哪里有腰,怎么会痛呢?”
②脚踩式打谷机
当稻谷全给割了以后,就要开始打稻谷了,就是给稻谷脱粒。在当时基本都是这种老式的打谷机,就是靠人工来踩踏。一只脚像金鸡独立一样站着,另外一只脚踩在踏板上,然后跟着节奏踩踏它。
大人踩踏打谷机,而小孩子就去帮忙递稻谷。如果是旱田还好,水田的话泥巴很深,小孩子即便是好动也会双腿踩得很软而没力气。当时挺羡慕大人只是站在上面,还很好玩。可是踩几次就发现这个活更累。
③挑稻谷
在以前农村个个都是“大力士”,就连妇女也很有力气。当稻谷打下来以后,就要把它们装进箩筐里面,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用肩膀挑到家里去。
记得我家的稻田比较远,距离我家都有四五里地,而且都是羊肠小道,真的非常的辛苦。而稻谷本来就重,尤其是打湿的就更重了。但这些都是当年父亲一担一担把它们挑回家的。
④晒稻谷
这个活一般都是孩子干的,别看它轻松,但是也是累活。因为当时的天气很热,稻谷晒好以后要时不时去翻晒。同时还要驱赶小鸟、鸡鸭等来偷吃,所以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其实最危险的还是天气,在三伏天的天气是变化莫测的,一会儿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就会下起瓢泼大雨。如果抢收不及时,就会让稻谷被雨淋,然而搞不好还会挨骂。
⑤平整稻田
当早稻收割好了以后,接下来一刻也不能耽误,就要开始平整稻田,然后准备插晚稻秧了。过去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如果家里有牛的话,还要轻松一点。
不然就都要纯手工一下一下去挖稻田,挖好以后还要平整好,不然到处坑坑洼洼的不方便插秧。一般大人在前面挖,小孩子则在边上帮忙除草。这个期间的温度很高,有时候水田的水都如同洗澡水一样烫人。
⑥插秧
当稻田平整好了以后,就要开始插秧了,先是要去秧田里扯秧苗,这个时候最怕的不是蚂蟥,而是一种像甲鱼的虫子,被它咬一口就要烂掉,非常痛苦的。而秧苗扯了以后,就要去插秧了。
这也是要求小孩子必须参与进来的,一般大人插秧是5行,或者是7行,而小孩子手短就是3行。插秧和割稻谷一样,最废腰了。
⑦交公粮
即便是秧苗已经插好了,农民也轻松不了的,还有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在等着,那就是“交公粮”。农民必须把自家最好的粮食拿出来,然后按人口和比例上交给国家。
而交公粮也是很辛苦,甚至很繁琐的,要自己运输到镇上的粮站,然后还要经过多次检查,过称才行。如果不达标,比如没怎么晒干,或者是杂物太多了,就要重新运回去,然后再次来交。小编多次和父母一起去交公粮,往往大清早去的,等到晚上才能抹黑到家。
⑧挑稻草
就算是交了公粮,也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要把稻草都给挑回家,这东西也是有大用处的,既能用来生火,也能用来喂牛等,用途很广所以舍不得扔掉。
以上这8张照片,都只是“双抢”的部分缩影,在当时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双抢是农村所有农活中最苦、最累的了,好些人都会被晒得黝黑,甚至要晒脱皮。
幸好现在机械化普及了,农民也轻松了,而且关键是不需要交公粮了,并且国家对种地的农民还有农业补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