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前與百年之後的跨年心境:樂觀與狂歡的迷惘】
来源:哔哩哔哩 | 2023-08-15 15:50:24


(资料图片)

(節錄自台灣大學王世宗教授《歷史與圖像——文明發展軌跡的尋思》一書,第十六章〈希望與欲望:十九至二十世紀文化氣氛的轉變〉與第十七章〈歷史的終結:現代文明危機及其啟示〉)

西方自文藝復興以降社會經濟與科學知識的進展使謀生問題大獲改善,此在工業革命之後尤然,十九世紀後期乃出現「進步觀」(idea of progress)的流行,這便是一個希望勝於慾望的樂觀時代。……(略)進步觀在十九世紀末期盛行的現象之一,是各式傳播媒體在迫近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時,出現回顧過去百年間時代進化成果的大量報導,以及預測二十世紀文明提升狀況的眾多論述(相較於二十世紀末年大眾媒體充滿著警惕性論調的同類專文便知時代精神的巨變)。……(略)整體而論,進步觀在一次大戰後的上層文化界中已經消滅,其在大眾社會間也大為動搖而式微,而且上層人士既不再宣揚和灌輸進步觀,下層民眾自然亦將減少此種意識,因此自二十世紀後期戰亂停歇而物質文明更為昌明之下,一般人或許仍覺處處有進步之事,但一個全面、一致而成體系的進步觀已不見於主流思潮中。這表示今日凡人的眾多慾望或可得到相當高程度的滿足,但圓滿之事卻不可求,希望愈來愈成為奢望或空想,成就雖多,但既非偉大,更非高貴。……如果火藥可以造成令人震驚的摧毀景象,它當然也可以創造令人驚喜的藝術奇觀,1999年12月31日午夜時分澳洲雪梨(Sydney)迎接二十一世紀到來的煙火表演,便呈現科技美好的一面。這個華美的盛況看來雖教人振奮,但若思量造就此景的物質力量亦可以轉為殺生的威力,則仁者隱憂立現,何以為喜,若將此照置於珍珠港事件的照片之前而一併觀看省思,更可發覺此理。這個熱烈的「慶祝」活動所以在雪梨舉辦,是因其為「全世界第一個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大城」,然其實所謂二十一世紀不僅時間的定位不明且其意義空洞 ,何須在意;而且相較於百年前人們對於二十世紀的樂觀期望,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氣氛和態度是悲觀憂懼的,在此文明的深思者皆知哀矜勿喜,且急於從錯誤的過去記取教訓,至於無知者的狂歡實不值重視。諷刺的是,由於現代科技的進步,功效奇佳的大眾傳播工具將雪梨這場藉機縱情的晚會,推展成為全球性的歡宴,創造了一次最大規模的蹉跎時光活動(最浪費時光的作法即是注意時光的流逝如「倒數計時」),這是科學誤人的又一例。

精彩推荐